鲜为人知的女王中国行:1986年伊丽莎白二世访华秘闻
就在刚刚,这位96岁的慈祥的老太太去逝了,举世瞩目,很多人都预料这可能预示着一个纪元的结束。想想真是不容易,一个英国女孩儿,因为生在帝王家,注定了人生要被关注,登基后更要被捧上无限尊荣,也要肩挑国家社稷的重任。
笔者想起当年的一件往事,一次女王与中国的亲密接触——据Hardman近著所引外交档案揭密。
除了香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对中国大陆有过一次正式的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是英国王室历史上最重要的访问之一,当年的美国媒体称此次访问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转折之一”(one of the most symbolic turnabouts in 20th Century history)。
这次访问其背景是1984年中英双方签署的历史性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在联合声明里,双方达成一致,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将预示着英中关系的新纪元。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当时就发出邀请,期待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菲利普亲王来华进行国事访问。
1986年,在女王访问前,据悉她的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Her Majesty's Yacht Britannia )也要停靠中国,“好客而讲究礼节”的中国人为了保护皇家游艇的漆面,特意从荷兰订购了特殊瓷砖,铺设在中国港口两侧,让女王游艇光鲜洁净。
有关国宴,女王很想在上海办,甚至能在她的皇家游艇上举办就更好了,可这显然违反了中国国宴都应在北京举行的规定,而且中国接待国宾的标准计划是北京停留三天,然后再去另外两个城市,不过,女王将访问多达五个中国城市。中国为此开了特例,允许在上海举办,所以,当时的77岁的国家主席李先念不顾身体不适,仍飞往上海参加这位60岁女王的晚宴。
为了迎接女王,上海海关大楼顶部中国最大的钟修好了,它将再次响起来,这是中国文革结束之后的第一次。显然,中国人希望它的响声能让女王想起伦敦“大本钟”,而有“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1986年10月12日,女王戴着白帽子,穿着柠檬黄长裙,从英国航空公司包机上走下来,对迎接的人群说:“我很高兴来到中国。”从王室访问委员会的会议记录记载,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欢迎仪式非常精彩,即便多年来习惯了阅兵仪式而逐渐麻木的王室助手们,也印象深刻。
第一拨活动是会见邓小平,当时只有8个人入席,当时的女王私人秘书回忆邓小平对女王说,女王陛下不辞辛劳地来和他这样的老人共进午餐,他感到非常荣幸。对此,伊莉莎白二世回应:“为什么,你和我妈妈的年龄差不多,她一点也不认为自己老了。”当时邓82岁,伊莉莎白二世母亲86岁。
事后当时的英国大使向伦敦报告说,邓小平在午餐会上非常幽默,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也是如此。此后在访问行程中,胡“在带领女王和公爵参观前皇城部分老建筑时最为活跃”。
正式国宴上,双方致辞都赞扬两国对世界的正面作用,女王对中国的成就表示钦佩。相谈正欢,女王在其间提到一件历史往事,也算是一个笑话。
她说,英国派往中国的第一个大使在海上失踪,跟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伊丽莎白一世写给中国皇帝的信。“幸运的是,自1602年以来,邮政服务有所改善。”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学者普遍认为中英正式交往始于马戛尔尼率领使团到访清朝觐见乾隆皇帝,这发生在1793年,然而,女王当时则提出一百多年前,另有一位官方使者曾试图访问中国,这倒可以为我国史学爱好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线索。
根据外交文件档案显示,英国大使指出,中国领导人对女王和公爵“非常友好”。不仅如此,“此次国事访问在中国人中激起了相当大的热情。”从上海老城区到“不列颠尼亚”号的泊位,200多万人排在街道两旁,观看女王抵达为李先念举行的国宴现场。他们中有100万人半夜还在那里,观看她从皇家游艇乘车回国宾府,按照规程,王室夫妇在上海期间应该留宿国宾府。
人们记得,那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上海外滩彻夜灯火通明。女王还给街道两旁的人群准备了一个“第一次”。她坚持在豪华轿车上开着灯慢慢行驶,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她。
女王不在船上时,“不列颠尼亚”号一直徘徊在黄浦江上下游举办贸易活动。许多合同得以签订。英国大使说,如果这些业务全部成熟,将会产生价值数千万英镑的出口交易。
一切都很完美。英国外交部长杰弗里·豪还与中国总理进行了接触。英国大使馆迫不及待地给伦敦发电报,报告了两人之间富有成果的晚宴讨论,为此撒切尔夫人很高兴,尤其是当她得知“不列颠尼亚”号上的商业活动时。
在机密报告中,英大使描述访华过程的三个场景:女王和公爵在长城等名胜,女王乘船穿越昆明滇池,还有女王游览西安的兵马俑。女王和王室的高级成员被特别允许走下兵马俑坑。“我们被允许走进坑里,在兵马俑中间走动,就好像我们是它们的一部分一样。”杰弗里·豪说,“你会有一种极大的特权感。女王非常激动,跟我一样被打动了。”
访华“丑闻”
轻松好奇的情绪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一批在中国交换的爱丁堡大学生被安排与女王丈夫,即“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殿下”会面,因为他也是爱丁堡大学的名誉校监。在谈话中,公爵询问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在这过程中,他应该是玩笑似的说:“如果你们在这里再待久一点,你们都会变成眯眯眼(slitty eyes,形容亚洲人的歧视性语言)的。”然后学生问他的访问感受时,他说北京的污染“很可怕”。
然后这些谈话内容被泄露出去。事后,几个英国记者询问参与会谈的学生们的印象,王室访问中的一些敏感内容被说了出去,在赶往机场的路上,一名记者大喊一声:“停车!”就这样,这则爆炸性的新闻就在手机还没有出现的年代,能过公共电话传到了英国。
第二天的《太阳报》嘶吼着:“菲利普搞砸了”,还贴了一张公爵的照片,照片上公爵的脸被涂成了“傅满洲”(英语世界的一个虚构人物,一位阴险邪恶的清朝人)的样子。再接下来一天,报纸的头条竟然模仿中国人说英语发音不准而设成“Queen Velly Velly Angry”(《女王灰常灰常愤怒》),影响非常恶劣。
事后,英国外交部进行了严肃的检讨。除这件“丑闻”外,英国的高管们抱怨,女王飞往中国乘坐的是美国制造的三星飞机,在北京期间坐的是奔驰轿车,这实在有失体统,“戴高乐在国外访问时总是使用法国制造的产品”,“只有坐皇家游艇离开中国,才不会被挑出错来。”
不过,此后王室与中国的关系并未受这次失言的影响,1999——2015年间,中国领导人对英国进行了不少于三次国事访问,是近年来白金汉宫最常见的访客。“失言”一事早就成为过去。
结语
笔者当初第一次读到这一段有关访华丑闻的描述时,不由得想起前段日子哈里和梅根在接受专访时的爆料。他们指控英王室内部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连自己女王曾孙的肤色都曾遭到王室歧视。梅根当时称,她尚在怀孕之时,王室内部就曾几次讨论孩子的肤色问题,因为王室担心她作为非裔生下的宝宝“不够白,因为阿奇是混血儿,王室甚至不打算授予阿奇王子头衔。
生在帝王家,只是一种随机事件;有崇高的品质学养,也是另一种随机事件。两种随机事件凑在一起,更是难上加难,不谈王室其他某些成员的品行,只论伊莉莎白本人在位70年,这位少女时继位,在成长中学习的女群主,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其本人表现颇得优评,维护了没落中的大英帝国的尊严,也心理挽救并丑闻频出的王室体面。
然而,英国国内共和主义的呼声越来越响,这王室制度还能存活多久呢?女王身后的查尔斯,查尔斯身后的王子,哪一个能让人内心有尊敬之情呢?
新上任的英国首相特拉斯,年轻时就极力主张推翻英国君主制度。然而,就在她这位中间名也是伊莉莎白的女首相,作为伊莉莎白女王将要任命的第150个英国首相,接受女王任命的第二天,这位伊莉莎白女王就驾崩了。
有点绕,不过,历史总是有点绕。
新科女首相Liz Truss少年时发表的演讲,“废除君主制”。
以文会友,请关注支持——
推荐阅读:
撼山易,控枪难——美国司法和政治如何阻碍美国控枪?为什么美国解决不了枪暴泛滥?
纽约少年杀手180页“屠杀宣言”写了啥?他的“中国观”和“东亚观”?
加拿大遭贼记:窃贼自信从容的气质让人难忘——枫漂日记 2022/5/5
《顿巴斯》:乌克兰血锈地带的灵魂绞杀
犹太人是总统的国家怎会纳粹化?
(邮箱qiaojialan@gmail.com 微信zm_qjl)
请点击右下“在看”支持,多谢